果桑褐斑病特征和防治

果桑树感病初期,病斑为褐色,水渍状,呈芝麻粒大小斑点,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多角形。

一般情况下病斑直径约为2~10厘米,大小不等,边缘为暗褐色,中央淡褐色。在阳光下即可见病斑上环生有白色或微红色的粉质块(即病菌分生抱子)。病菌在遇低温多湿或阴雨连绵天气,吸水膨胀,呈遇气候十燥,烂叶现象,有时腐烂穿孔,中部裂开,发病严重时,病病斑相匀连接,叶片枯黄易脱落。


发病因素

桑褐斑病的发生除与病原菌的存在有关外,还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。

雨水
温度与发病的关系,低温多湿有利于桑褐斑病的发生,特别多湿日照少的条件更有利于此病的发生,,一般情况下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,排水不良的桑园发病较重。栽植过密,卞十较低,通风透光性差的桑园发病较重。
品种
不同的桑品种感病程度不同,一般桐乡青,湖桑197#,西农6031等品种抗病性较强的而南1号,塔桑,湘7920等品种易感病。
冬管与发病的关系

一般冬管工作差的桑园比冬管工作进行得好的桑园发病重,尤其是冬管中未进行清园,施肥,刷干的桑园,褐斑病发生普遍而严重。

果桑褐斑病的防治办法

1、摘除病叶
桑叶感病后,应立即组织蚕农摘除病叶,并收拢进行集中处理(深埋或者是作堆肥)。以免病原进一步扩散。
2、选栽抗病良种 以叶表光滑,角质层厚的品种较抗桑褐斑病。
3、加强桑园冬耕,翻埋病叶,减少菌源。增施有机肥,增强树势生长喷药防治 ,减轻发病 。
4、喷药防治 春季有20%的叶片,每叶上有2~3个芝麻粒大小斑点出现时即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70%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,隔10天后再用药一次。有较好防效。发病严重桑园,可在晚秋养蚕结束后喷布波尔多液等铜制剂,在桑芽萌发前喷洒80倍的硫悬浮剂等。
防治农药:甲基硫菌灵、苯菌灵、波尔多液、石硫合剂。